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
2025年9月12-9月14日
距離展會還有天::
全省首個"橋梁避碰智能系統"在錫正式投用 船舶過橋更安全
2019/4/23 15:37:51 點擊:2474
汛期水位漲跌頻繁,船舶過橋凈空高度常受影響。昨天,全省首個“橋梁避碰智能系統”正式在錫澄運河151號鐵路橋投用,有了“橋梁凈空通航限高”精確數字預告,鐵路橋、船舶能夠互不“傷害”,順暢通行。
據介紹,作為蘇南地區重要的水運通道,錫澄運河一直是海事部門監管重點,每天來往船舶超過1100艘,作為滬寧鐵路的重要節點,151號鐵路橋橫跨錫澄運河之上,日過橋列車有200多個車次。近年來隨著船舶噸位提高,500噸以上空船過橋時,由于通航高度受限,時常發生撞橋事故,在黃梅雨季水位上漲較快時尤其多發。輕致船體受損,重致橋梁損壞。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151號鐵路橋下方鋼槽已被撞得傷痕累累。
“過去凈空高度都是預估估,現在有了準確的數字預警,通航安全更有把握?!睙o錫地方海事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無錫境內京杭、錫澄運河為無錫水上運輸最重要的兩條主航道,上跨橋梁多達68座,每年汛期橋下通航尤其是低矮橋梁通航安全問題一直是海事部門關注的重點,以往橋下通航凈空高度主要是通過橋墩上的“倒水尺”進行標注,既不精準,而且標尺容易損毀。該負責人表示,昨天啟用的151號鐵路橋“橋梁避碰智能系統”由橋梁兩側指示牌、橋邊岸基電控系統、后臺物聯網軟件平臺等三部分構成,通過物聯網技術每分鐘接收一次橋梁附近的電子水位尺數據,計算出橋梁船舶通航限高,實時顯示在指示牌上。
昨天的南門水位是3.45米,指示牌上顯示的實時通航限高為4.6米。有了這個指示牌,即使夜間船舶在300米范圍內也可以注視到通航限高,判斷能否安全過橋。據悉,通航限高信息可通過手機實時瀏覽提前掌握。今后該系統會逐步應用到錫溧漕河、錫十一圩線等河道的低矮橋梁上,確保船舶過橋通航安全。(奕根)
[責任編輯: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