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
2025年9月12-9月14日
距離展會還有天::
無錫柴油機廠高級專家顧健:做一個現代工匠
2017/3/21 10:32:59 點擊:3182
23年,顧健手中的鉗具換了一批又一批,維修的機器更新了一茬又一茬,他也從一個普通鉗工,成長為無錫柴油機廠高級專家。
“1993年剛進廠時,師傅教的第一件事就是練好基本功。”顧健說,年輕時都想偷懶,正好廠里剛進了一批電動工具,又快又省力,大家搶著用,然后被師傅批評,教育要練好基本功。
鏟鐨、研磨、修配……這些基本功,都是在日復一日的維修中長進。顧健記得,曾經有次搶修,他和師傅兩天一夜沒合眼。泡在車間、沉浸在機器的世界里,顧健如魚得水,從給師傅打下手,到承擔難度較大的模具、夾具、檢具的裝配和修理,他一步步成長。
“每天滿腦子都是圖紙,躺著也盤算圖紙。”顧健說,學一門手藝,就得學好。2005年,顧健主動要求從普通技工組調入精修組。“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如今數控機床越來越多,很多零件基本上一次成型,能夠達到標準,不過也有些零件距離要求還差一點點。比如數控機床上常見的電主軸,維修一直是難點。買新的電主軸需要100多萬元,委托他人維修也要20多萬元,且保質期只有3個月。維修的技術難點在于軸承中間的隔圈,技術上要求隔圈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要達到2微米,而工廠最好的加工精度也只有4微米,顧健研磨的最高精度是5微米,已是國內頂尖水平。要想把精度提高一倍,其難度可想而知。“完全憑手感,研磨一下,就要檢測一次,1分鐘檢測一次,30多分鐘后研磨成功。”他說,稍微有一點誤差,就作廢了。
在精修組的9年,顧健逐步完成了從設備的單一維修到全面科學管理的轉變,2014年起擔任以高級專家和專家為領導、以維修技術員為核心的維修技術組帶頭人。記者注意到,由于長期使用工具,他的雙手手指指紋淺了許多,在打卡時要反復按幾次才能成功。
工作中,顧健與備受推崇的德國技術工人打交道也很多。“確實有很大差距。廠里剛進的設備需要調試,我們給德國人做幫手,擰六角螺絲時他要一個扳手,我們隨手就遞過去一個活絡扳手,老外看了后就放在一邊,自己去找死扳手,開口跟螺絲角度一樣。雖然兩種扳手可以得到同樣效果,但死扳手可以更好地保護螺絲的六個角。”顧健說,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學習。
顧健認為,做一個現代工匠,依舊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制造的產品不僅僅是表面上一致,更要內在高標準。“一個人要通過學習,不斷地刷新自己。”
(原標題:維修工匠|顧健:從基本功練成高級專家)
(來源:新華日報)
“1993年剛進廠時,師傅教的第一件事就是練好基本功。”顧健說,年輕時都想偷懶,正好廠里剛進了一批電動工具,又快又省力,大家搶著用,然后被師傅批評,教育要練好基本功。
鏟鐨、研磨、修配……這些基本功,都是在日復一日的維修中長進。顧健記得,曾經有次搶修,他和師傅兩天一夜沒合眼。泡在車間、沉浸在機器的世界里,顧健如魚得水,從給師傅打下手,到承擔難度較大的模具、夾具、檢具的裝配和修理,他一步步成長。
無錫柴油機廠高級專家顧健:做一個現代工匠
“每天滿腦子都是圖紙,躺著也盤算圖紙。”顧健說,學一門手藝,就得學好。2005年,顧健主動要求從普通技工組調入精修組。“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如今數控機床越來越多,很多零件基本上一次成型,能夠達到標準,不過也有些零件距離要求還差一點點。比如數控機床上常見的電主軸,維修一直是難點。買新的電主軸需要100多萬元,委托他人維修也要20多萬元,且保質期只有3個月。維修的技術難點在于軸承中間的隔圈,技術上要求隔圈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要達到2微米,而工廠最好的加工精度也只有4微米,顧健研磨的最高精度是5微米,已是國內頂尖水平。要想把精度提高一倍,其難度可想而知。“完全憑手感,研磨一下,就要檢測一次,1分鐘檢測一次,30多分鐘后研磨成功。”他說,稍微有一點誤差,就作廢了。
在精修組的9年,顧健逐步完成了從設備的單一維修到全面科學管理的轉變,2014年起擔任以高級專家和專家為領導、以維修技術員為核心的維修技術組帶頭人。記者注意到,由于長期使用工具,他的雙手手指指紋淺了許多,在打卡時要反復按幾次才能成功。
工作中,顧健與備受推崇的德國技術工人打交道也很多。“確實有很大差距。廠里剛進的設備需要調試,我們給德國人做幫手,擰六角螺絲時他要一個扳手,我們隨手就遞過去一個活絡扳手,老外看了后就放在一邊,自己去找死扳手,開口跟螺絲角度一樣。雖然兩種扳手可以得到同樣效果,但死扳手可以更好地保護螺絲的六個角。”顧健說,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學習。
顧健認為,做一個現代工匠,依舊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制造的產品不僅僅是表面上一致,更要內在高標準。“一個人要通過學習,不斷地刷新自己。”
(原標題:維修工匠|顧健:從基本功練成高級專家)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