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
2025年9月12-9月14日
距離展會還有天::
中德產業界合作再掀熱潮 中德工業服務區直通世界
2016/10/20 7:25:48 點擊:2885
昨日,2016中德企業投資與并購論壇將在佛山新城中歐中心正式拉開序幕,掀起中德產業界深度合作的又一輪高潮。

中德工業服務區正著力打造成為一個先進裝備制造的創新中心
此次論壇由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和南方日報聯合主辦。在論壇上,由包括商會領袖、企業家、投資專家等51人組成的德國商務代表團,攜50余個歐洲先進制造項目,走進佛山,來到中國尋求對接合作。論壇吸引了超過300家國內企業報名參會,不僅廣州、深圳、江門等珠三角城市組團參加,上海、安徽、海南、山東、四川等地企業也專門趕來佛山找項目。
毫無疑問,這場中德產業界的合作盛會將吸引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同時也讓佛山再次成為推動中德產業界創新協作的先行者。
對標世界制造強國,作為中國制造業重鎮的佛山加快與世界接軌,走向世界。從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到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再到中德企業投資與并購論壇,中德合作正在佛山從對話逐步走向對接。
對接德國,中德工業服務區站在了全新的風口。從2012年掛牌至今,5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積極借力該平臺,實現中國制造龐大的“量”與德國所代表的、世界先進工業制造的“質”的握手,從而推動佛山邁向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上月底,順德與德國漢諾威合作共建的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珠西“裝洽會”,產業鏈條不斷向高端延伸;此外,助力“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深度對接的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等載體,也正標志著中德工業服務區這一國際合作典范正在使佛山與德國之間的產業互動和聯系越來越密切,未來雙方將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A.走出去
在“家門口”直通世界
尋求智能制造與國際化兩翼齊飛從而實現華麗轉身的佛山企業,近幾年早已習慣通過家門口的平臺——中德工業服務區去展現自己,并且尋求可能的合作空間。
佛山的民營制造企業率先邁出了對德“走出去”的步伐。
今年8月,佛山上市企業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半年度報告披露,早在今年5月,瀚藍環境與歐洲領先的環保企業德國瑞曼迪斯成立中外合資公司,首個在佛山的危廢實體項目(5萬噸/年)已在進行前期準備。
據了解,瑞曼迪斯集團是德國最大、全球領先的環境服務企業之一,在廢棄物處理領域,尤其是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領域擁有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瑞曼迪斯集團擬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內設立瑞曼迪斯華南總部暨佛山市綠色工業服務中心項目,將與瀚藍環境共同在南海區和三水區建立一個涵蓋工業危險廢物收集、運輸、存放、綜合再利用、焚燒及填埋的綜合性處理中心。
“買買買”并非無的放矢,尋求智能制造與國際化兩翼齊飛從而實現華麗轉身的佛山企業,近幾年早已習慣通過家門口的平臺——中德工業服務區去展現自己,并且尋求可能的合作空間。
瀚蘭與德企的合資正是這一個全新趨勢的最新成果體現。
但這并非特例,早在去年3月,佛山的另一家上市企業大自然家居,認購ALNO股本中550萬股新股,并從惠而浦(Whirlpool)購買ALNO已發行股本中的現有137.5萬股股份,認購完成后,大自然家居共持有ALNO687.5萬股股份,成為ALNO的第三大股東。ALNO集團主要從事廚具及配件的開發、制造及銷售,其總部位于德國的普富倫多爾夫,在全球64個國家擁有約6000名商業合作伙伴,并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大自然家居借此次收購獲得了德國的技術和人才。
另一家順德上市企業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也順應最新潮流,在今年5月宣布和總部位于德國黑森州韋茨拉爾市的博世集團熱力技術事業部強強聯合,雙方將共同籌建合資公司,對合資公司分別持有一半股權。合資公司將致力于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熱泵熱水器及供熱系統的研發和生產,并將分別在佛山和合肥設立工廠。
對于與德國企業的合作,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遠璋充滿期待:“博世熱力技術是歐洲頂級高效供暖產品及舒適熱水解決方案供應商,而萬和的熱水器及熱水系統的技術研發及專業制造規模國內領先。雙方合作是強強聯合,將相互推動熱水產品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業務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B.引進來
牽手漢諾威 構建國際頂尖會展平臺
作為一個新起點,上月第二屆珠西“裝洽會”在潭州會展中心啟幕,呈現在公眾眼前的有國內唯一地面承重10噸的設計、可吊起汽車的屋頂吊鉤以及可供帆船出入高達9米的大門,這些都是植入“漢諾威基因”的重要成果。
在開發之初,走產、城、人融合之路的中德工業服務區,就被視為佛山未來的戰略性平臺;到2012年5月,“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被寫進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比肩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成為全省重大合作平臺之一。3個月后,又被寫進《中國商務部與德意志聯邦經濟技術部關于進一步促進雙向投資的聯合聲明》中,納入國家層面的合作。
2014中德工業服務區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歐洲發展機構協會簽訂框架性合作協議,與上海臨港地區一同成為首批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
隨著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概念愈發清晰,中德工業服務區、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兩塊金字招牌,更讓順德北部片區成為各方關注的發展熱土。這兩年來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聚焦以會展業為核心的高端服務業,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兼顧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在珠三角經濟圈中獨樹一幟。
在去年6月,由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統一率隊,中德工業服務區組織安排,共有來自佛山、廣州、深圳、香港的50多位制造企業主從佛山出發,到德國談項目、求合作、尋人才。在這次行程中,順德區政府在德國漢諾威市還與漢諾威展覽公司初步達成協議,雙方將在佛山新城共同建設具有國際標準的工業展館,把歐洲先進技術在中德工業服務區集中展示。
這個工業展館——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以下簡稱“會展中心”)在去年12月啟動建設,建設過程中引入了德國漢諾威旗下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諾威公司”)作為咨詢顧問,參照漢諾威公司展覽場館建設標準設計建造,力爭將會展中心打造成為高標準的優質展館。今年9月,會展中心首期工程已全面完工,包括5個展廳、會議中心、登陸廳、能源中心等,其中1、4、5號館展廳設計荷載為10噸/平方米;2、3號館由于涉及地鐵,展廳設計荷載為5噸/平方米。對比國內其他專業會展館,會展中心的荷載量是其他的兩倍,使其更適合用于工業機械裝備展覽。
順德區政府還成立國有獨資公司廣東潭洲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會展公司”)作為會展中心的運營平臺和與德國漢諾威開展運營合作的承載平臺。漢諾威公司派出高層管理人員參與會展公司的決策和運營管理,爭取按德國漢諾威展覽場館的管理標準打造會展中心的運營管理團隊,按德國漢諾威展覽場館的服務標準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作為一個新起點,上月第二屆珠西“裝洽會”在潭州會展中心啟幕,呈現在公眾眼前的有國內唯一地面承重10噸的設計、可吊起汽車的屋頂吊鉤以及可供帆船出入高達9米的大門,這些都是植入“漢諾威基因”的重要成果。
“作為《順德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培育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商貿會展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會。”廣東潭洲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施偉雄透露,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從建設伊始也獲得了市場的高度關注,除了珠西裝恰會、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 博覽會兩大省級展會外,公司已確定明年在此舉辦的大型會展有5場,正在洽談的項目也有30多個,會展檔期甚至都安排到了2020年,涵蓋了智能制造、家具、家電、陶瓷機械裝備等產業。
C.朋友圈
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擴至19城
對接德國,擁抱歐洲,這是時代賦予中德工業服務區的發展機遇,更是佛山制造轉型突圍的重要方向。活躍的民營經濟是佛山經濟的特色,龐大的制造業基礎是佛山傲人的資本,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轉化為中德工業服務區引資、引智最大的優勢。
在今年4月開幕的2016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順德企業首次組團參加展會。同時由佛山市發起的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也舉行了成立大會,加入聯盟的首批城市包括佛山、江門、株洲、肇慶、揭陽、云浮、焦作、南寧、臺州、貴陽、柳州等11座中方城市和德方的亞琛、烏珀塔爾、奧斯納布呂克、因戈爾施塔特、法拉克福三市(即呂塞爾斯海姆、勞恩海姆、凱爾斯特巴赫)等7座城市,城市聯盟將重點在經貿拓展、產業合作、資本投資、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以產業合作為紐帶,以“中歐產能第三方合作”為突破口,實現中德城市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成立儀式上,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國務秘書馬蒂亞斯·馬赫尼希說:“德中兩國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通往工業4.0的道路上,德中雙方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攜手,還需要區域城市和企業層面合作,希望平臺能夠推動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共同尋找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區邦敏則表示:“談起制造業質量的標桿,大家都會想到德國,而談起全球制造業的總量會想到中國,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的成立是世界制造業‘量’與‘質’的握手。在整個經濟交往過程中,除了大企業外,中小企業也非常希望能參與其中,聯盟就是為中小企業的對接服務搭建一個平臺與橋梁。今后聯盟將以工業服務為目標,致力于推動中小企業的跨國合作,打造‘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樞紐。”
更多的合作力量在加入,今年7月28日深圳第二屆國際智能裝備產業博覽會上,深圳寶安區政府與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秘書處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加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深圳市寶安區智能制造實力雄厚,它的加入讓“德語經濟圈”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今年以來中德對話論壇、中德工業服務區駐法蘭克福代表處揭牌、中德工業服務區牽手法國斯特拉斯堡、中德工業服務區成ICLEI首個廣東會員、全國機器人錦標賽永久落戶中德工業服務區……一系列的中歐合作項目也加速推進、在中德工業服務園區內落地。
“未來五年順德要進一步豐富中德工業服務區內涵,建設廣東國際合作區,推動順德高新區沖刺國家級高新區,支持一批平臺型企業強化科技研發,提升全區產業創新水平。”在10月9日的佛山市順德區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區邦敏在作黨代會工作報告時重點強調,將全面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定“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創新順德。
當歷經30多年改革發展的“佛山制造”踏上轉型升級之路,對標德國、歐洲的中德工業服務區以“嶺南水、佛山心、國際城”為追求目標,致力打造中歐、中德合作的“理想之城”,讓中德、中歐和全球的企業、技術、人才,“由這里進入中國,從這里走向世界”。
■案例
德國智庫進駐佛山為中德企業合作牽線
9月底,順德女企業家協會組織了一批女企業家跨出國門,赴德國考察學習工業4.0。這是順德女企協成立18年來首次“越洋”學習,目標就對準了以智能制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為核心的德國工業4.0,這體現了順德企業家學習現今德國一流的制造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渴望,同時也傳遞出了順德這座制造業重地愿與德國開展商務合作的強烈信號。
在德國,順德女企業家參觀德國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園區、全新環保保時捷汽車公司、庫卡公司、瑞士銀行等著名企業及工業園區,學習先進的制造技術和成功的管理經驗,尋求合作商機。
順德企業家此次學習之旅成行背后,與中德工業服務區搭建的溝通合作平臺有著重要關系,赴德國參觀考察的行程安排是由賀勵仕顧問有限公司來負責。這是一家兩年前就落戶中德工業服務區的商務公司,負責人就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德國人,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能聽懂地道的“德語”(順德話),來到佛山,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頗具中國味的中文名“賀勵平”,“中國已成為德國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佛山很多企業其實也正在與德國開展著非常緊密的交流合作。”賀勵平認為,落戶中德工業服務區的兩年讓他看到了兩地企業巨大的合作空間,除了帶佛山企業交流團去德國,也會安排德國企業來到佛山,尋求合作商機。
就在這次為期9天的德國行中,賀勵平又一次見證了兩地“一拍即合”的合作速度。從德國庫卡考察回來后,來自廣東碧淶節能設備有限公司的徐權芝最近正忙于與庫卡公司接洽,商談訂購工業機器人,在賀勵平的幫助下,庫卡公司的團隊也來到順德,與徐權芝溝通進一步的合作事宜。
除此之外,美的教育董事長梁結銀在與德國萊比錫工商大會深入溝通交流后,瞄準了雙方未來在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在她看來,未來“中國制造2025”要與“德國工業4.0”對接,必須高度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此行恰好給了她不小的啟發,她透露,目前美的教育正考慮引入德國職業教育再培訓系統,為“中國制造2025”儲備更多高素質技術人才。
中德工業服務區大事記
2012年7月6日
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正式掛牌,并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簽約,中德工業服務區建設全面拉開序幕。
2012年8月30日
在中德經濟合作聯委會上,“中德工業服務區”寫入中國商務部與德國經濟部簽署的關于進一步促進雙向投資的聯合聲明。
2013年12月11日起
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委托順德區管理,樂從鎮融入佛山新城(中德工業服務區)統籌開發,融合發展。
2014年4月19日
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歐洲發展機構協會簽訂框架性合作協議,與上海臨港地區一同成為首批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
2015年
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成為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發展核心,引領北部片區發展。
2016年
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放合作”的指導理念,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推動形成以先進制造業(智能制造為方向)、現代服務業(以會展業為核心)、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代表)為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打造為產業之城、宜居之城、智慧之城。
(原標題:中德工業服務區 從這里走向世界)(來源:南方日報)

中德工業服務區正著力打造成為一個先進裝備制造的創新中心
此次論壇由國家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中國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和南方日報聯合主辦。在論壇上,由包括商會領袖、企業家、投資專家等51人組成的德國商務代表團,攜50余個歐洲先進制造項目,走進佛山,來到中國尋求對接合作。論壇吸引了超過300家國內企業報名參會,不僅廣州、深圳、江門等珠三角城市組團參加,上海、安徽、海南、山東、四川等地企業也專門趕來佛山找項目。
毫無疑問,這場中德產業界的合作盛會將吸引國內外的密切關注,同時也讓佛山再次成為推動中德產業界創新協作的先行者。
對標世界制造強國,作為中國制造業重鎮的佛山加快與世界接軌,走向世界。從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到中德工業城市聯盟,再到中德企業投資與并購論壇,中德合作正在佛山從對話逐步走向對接。
對接德國,中德工業服務區站在了全新的風口。從2012年掛牌至今,5年來佛山市委、市政府積極借力該平臺,實現中國制造龐大的“量”與德國所代表的、世界先進工業制造的“質”的握手,從而推動佛山邁向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上月底,順德與德國漢諾威合作共建的廣東潭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珠西“裝洽會”,產業鏈條不斷向高端延伸;此外,助力“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深度對接的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等載體,也正標志著中德工業服務區這一國際合作典范正在使佛山與德國之間的產業互動和聯系越來越密切,未來雙方將有巨大的合作空間。
A.走出去
在“家門口”直通世界
尋求智能制造與國際化兩翼齊飛從而實現華麗轉身的佛山企業,近幾年早已習慣通過家門口的平臺——中德工業服務區去展現自己,并且尋求可能的合作空間。
佛山的民營制造企業率先邁出了對德“走出去”的步伐。
今年8月,佛山上市企業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半年度報告披露,早在今年5月,瀚藍環境與歐洲領先的環保企業德國瑞曼迪斯成立中外合資公司,首個在佛山的危廢實體項目(5萬噸/年)已在進行前期準備。
據了解,瑞曼迪斯集團是德國最大、全球領先的環境服務企業之一,在廢棄物處理領域,尤其是危險廢棄物處理、處置領域擁有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瑞曼迪斯集團擬于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內設立瑞曼迪斯華南總部暨佛山市綠色工業服務中心項目,將與瀚藍環境共同在南海區和三水區建立一個涵蓋工業危險廢物收集、運輸、存放、綜合再利用、焚燒及填埋的綜合性處理中心。
“買買買”并非無的放矢,尋求智能制造與國際化兩翼齊飛從而實現華麗轉身的佛山企業,近幾年早已習慣通過家門口的平臺——中德工業服務區去展現自己,并且尋求可能的合作空間。
瀚蘭與德企的合資正是這一個全新趨勢的最新成果體現。
但這并非特例,早在去年3月,佛山的另一家上市企業大自然家居,認購ALNO股本中550萬股新股,并從惠而浦(Whirlpool)購買ALNO已發行股本中的現有137.5萬股股份,認購完成后,大自然家居共持有ALNO687.5萬股股份,成為ALNO的第三大股東。ALNO集團主要從事廚具及配件的開發、制造及銷售,其總部位于德國的普富倫多爾夫,在全球64個國家擁有約6000名商業合作伙伴,并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大自然家居借此次收購獲得了德國的技術和人才。
另一家順德上市企業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也順應最新潮流,在今年5月宣布和總部位于德國黑森州韋茨拉爾市的博世集團熱力技術事業部強強聯合,雙方將共同籌建合資公司,對合資公司分別持有一半股權。合資公司將致力于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熱泵熱水器及供熱系統的研發和生產,并將分別在佛山和合肥設立工廠。
對于與德國企業的合作,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遠璋充滿期待:“博世熱力技術是歐洲頂級高效供暖產品及舒適熱水解決方案供應商,而萬和的熱水器及熱水系統的技術研發及專業制造規模國內領先。雙方合作是強強聯合,將相互推動熱水產品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業務發展邁上一個新臺階。”
B.引進來
牽手漢諾威 構建國際頂尖會展平臺
作為一個新起點,上月第二屆珠西“裝洽會”在潭州會展中心啟幕,呈現在公眾眼前的有國內唯一地面承重10噸的設計、可吊起汽車的屋頂吊鉤以及可供帆船出入高達9米的大門,這些都是植入“漢諾威基因”的重要成果。
在開發之初,走產、城、人融合之路的中德工業服務區,就被視為佛山未來的戰略性平臺;到2012年5月,“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被寫進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比肩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成為全省重大合作平臺之一。3個月后,又被寫進《中國商務部與德意志聯邦經濟技術部關于進一步促進雙向投資的聯合聲明》中,納入國家層面的合作。
2014中德工業服務區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歐洲發展機構協會簽訂框架性合作協議,與上海臨港地區一同成為首批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
隨著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概念愈發清晰,中德工業服務區、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兩塊金字招牌,更讓順德北部片區成為各方關注的發展熱土。這兩年來中德工業服務區管委會聚焦以會展業為核心的高端服務業,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兼顧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在珠三角經濟圈中獨樹一幟。
在去年6月,由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統一率隊,中德工業服務區組織安排,共有來自佛山、廣州、深圳、香港的50多位制造企業主從佛山出發,到德國談項目、求合作、尋人才。在這次行程中,順德區政府在德國漢諾威市還與漢諾威展覽公司初步達成協議,雙方將在佛山新城共同建設具有國際標準的工業展館,把歐洲先進技術在中德工業服務區集中展示。
這個工業展館——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以下簡稱“會展中心”)在去年12月啟動建設,建設過程中引入了德國漢諾威旗下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諾威公司”)作為咨詢顧問,參照漢諾威公司展覽場館建設標準設計建造,力爭將會展中心打造成為高標準的優質展館。今年9月,會展中心首期工程已全面完工,包括5個展廳、會議中心、登陸廳、能源中心等,其中1、4、5號館展廳設計荷載為10噸/平方米;2、3號館由于涉及地鐵,展廳設計荷載為5噸/平方米。對比國內其他專業會展館,會展中心的荷載量是其他的兩倍,使其更適合用于工業機械裝備展覽。
順德區政府還成立國有獨資公司廣東潭洲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會展公司”)作為會展中心的運營平臺和與德國漢諾威開展運營合作的承載平臺。漢諾威公司派出高層管理人員參與會展公司的決策和運營管理,爭取按德國漢諾威展覽場館的管理標準打造會展中心的運營管理團隊,按德國漢諾威展覽場館的服務標準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作為一個新起點,上月第二屆珠西“裝洽會”在潭州會展中心啟幕,呈現在公眾眼前的有國內唯一地面承重10噸的設計、可吊起汽車的屋頂吊鉤以及可供帆船出入高達9米的大門,這些都是植入“漢諾威基因”的重要成果。
“作為《順德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培育的三大新興產業之一,商貿會展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會。”廣東潭洲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施偉雄透露,潭洲國際會展中心從建設伊始也獲得了市場的高度關注,除了珠西裝恰會、中國(廣東)國際互聯網 博覽會兩大省級展會外,公司已確定明年在此舉辦的大型會展有5場,正在洽談的項目也有30多個,會展檔期甚至都安排到了2020年,涵蓋了智能制造、家具、家電、陶瓷機械裝備等產業。
C.朋友圈
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擴至19城
對接德國,擁抱歐洲,這是時代賦予中德工業服務區的發展機遇,更是佛山制造轉型突圍的重要方向。活躍的民營經濟是佛山經濟的特色,龐大的制造業基礎是佛山傲人的資本,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轉化為中德工業服務區引資、引智最大的優勢。
在今年4月開幕的2016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順德企業首次組團參加展會。同時由佛山市發起的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也舉行了成立大會,加入聯盟的首批城市包括佛山、江門、株洲、肇慶、揭陽、云浮、焦作、南寧、臺州、貴陽、柳州等11座中方城市和德方的亞琛、烏珀塔爾、奧斯納布呂克、因戈爾施塔特、法拉克福三市(即呂塞爾斯海姆、勞恩海姆、凱爾斯特巴赫)等7座城市,城市聯盟將重點在經貿拓展、產業合作、資本投資、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領域開展合作,以產業合作為紐帶,以“中歐產能第三方合作”為突破口,實現中德城市協同發展、互利共贏。
成立儀式上,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國務秘書馬蒂亞斯·馬赫尼希說:“德中兩國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通往工業4.0的道路上,德中雙方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攜手,還需要區域城市和企業層面合作,希望平臺能夠推動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共同尋找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區邦敏則表示:“談起制造業質量的標桿,大家都會想到德國,而談起全球制造業的總量會想到中國,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的成立是世界制造業‘量’與‘質’的握手。在整個經濟交往過程中,除了大企業外,中小企業也非常希望能參與其中,聯盟就是為中小企業的對接服務搭建一個平臺與橋梁。今后聯盟將以工業服務為目標,致力于推動中小企業的跨國合作,打造‘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樞紐。”
更多的合作力量在加入,今年7月28日深圳第二屆國際智能裝備產業博覽會上,深圳寶安區政府與中德工業城市聯盟秘書處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加入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深圳市寶安區智能制造實力雄厚,它的加入讓“德語經濟圈”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今年以來中德對話論壇、中德工業服務區駐法蘭克福代表處揭牌、中德工業服務區牽手法國斯特拉斯堡、中德工業服務區成ICLEI首個廣東會員、全國機器人錦標賽永久落戶中德工業服務區……一系列的中歐合作項目也加速推進、在中德工業服務園區內落地。
“未來五年順德要進一步豐富中德工業服務區內涵,建設廣東國際合作區,推動順德高新區沖刺國家級高新區,支持一批平臺型企業強化科技研發,提升全區產業創新水平。”在10月9日的佛山市順德區第十三次黨代會上,區邦敏在作黨代會工作報告時重點強調,將全面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定“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創新順德。
當歷經30多年改革發展的“佛山制造”踏上轉型升級之路,對標德國、歐洲的中德工業服務區以“嶺南水、佛山心、國際城”為追求目標,致力打造中歐、中德合作的“理想之城”,讓中德、中歐和全球的企業、技術、人才,“由這里進入中國,從這里走向世界”。
■案例
德國智庫進駐佛山為中德企業合作牽線
9月底,順德女企業家協會組織了一批女企業家跨出國門,赴德國考察學習工業4.0。這是順德女企協成立18年來首次“越洋”學習,目標就對準了以智能制造、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為核心的德國工業4.0,這體現了順德企業家學習現今德國一流的制造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渴望,同時也傳遞出了順德這座制造業重地愿與德國開展商務合作的強烈信號。
在德國,順德女企業家參觀德國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園區、全新環保保時捷汽車公司、庫卡公司、瑞士銀行等著名企業及工業園區,學習先進的制造技術和成功的管理經驗,尋求合作商機。
順德企業家此次學習之旅成行背后,與中德工業服務區搭建的溝通合作平臺有著重要關系,赴德國參觀考察的行程安排是由賀勵仕顧問有限公司來負責。這是一家兩年前就落戶中德工業服務區的商務公司,負責人就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德國人,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甚至能聽懂地道的“德語”(順德話),來到佛山,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頗具中國味的中文名“賀勵平”,“中國已成為德國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佛山很多企業其實也正在與德國開展著非常緊密的交流合作。”賀勵平認為,落戶中德工業服務區的兩年讓他看到了兩地企業巨大的合作空間,除了帶佛山企業交流團去德國,也會安排德國企業來到佛山,尋求合作商機。
就在這次為期9天的德國行中,賀勵平又一次見證了兩地“一拍即合”的合作速度。從德國庫卡考察回來后,來自廣東碧淶節能設備有限公司的徐權芝最近正忙于與庫卡公司接洽,商談訂購工業機器人,在賀勵平的幫助下,庫卡公司的團隊也來到順德,與徐權芝溝通進一步的合作事宜。
除此之外,美的教育董事長梁結銀在與德國萊比錫工商大會深入溝通交流后,瞄準了雙方未來在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在她看來,未來“中國制造2025”要與“德國工業4.0”對接,必須高度重視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此行恰好給了她不小的啟發,她透露,目前美的教育正考慮引入德國職業教育再培訓系統,為“中國制造2025”儲備更多高素質技術人才。
中德工業服務區大事記
2012年7月6日
佛山中德工業服務區正式掛牌,并與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簽約,中德工業服務區建設全面拉開序幕。
2012年8月30日
在中德經濟合作聯委會上,“中德工業服務區”寫入中國商務部與德國經濟部簽署的關于進一步促進雙向投資的聯合聲明。
2013年12月11日起
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委托順德區管理,樂從鎮融入佛山新城(中德工業服務區)統籌開發,融合發展。
2014年4月19日
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與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歐洲發展機構協會簽訂框架性合作協議,與上海臨港地區一同成為首批中歐城鎮化合作示范區。
2015年
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成為順德北部片區一體化發展核心,引領北部片區發展。
2016年
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放合作”的指導理念,中德(中歐)工業服務區推動形成以先進制造業(智能制造為方向)、現代服務業(以會展業為核心)、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代表)為支撐的產業發展體系,打造為產業之城、宜居之城、智慧之城。
(原標題:中德工業服務區 從這里走向世界)(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