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
2025年9月12-9月14日
距離展會還有天::
一場高端對話 開啟德陽智造新機遇
2016/4/19 7:19:09 點擊:4005
4月13日—15日,“創新德陽”——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在德陽舉行。中德雙方政界、工商界、學界200余位知名人士、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匯聚德陽,共話“智造未來”。與德國工業4.0親密接觸,“重裝之都”德陽有了一次完美體驗。
在四川省依托成德綿先行先試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中,德陽已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一號工程”和頭等大事,明確提出打造“兩張名片、兩個示范”,即把重大裝備智能制造核心技術打造成引領全國、影響世界的名片,把以培育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為主的職業教育打造成引領西部、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名片,建設國家高端裝備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市、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示范市。
在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實踐中,如何借智借力德國工業4.0,大力引進德國數字化生產技術與體系,開啟制造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如何做強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及中國制造2025下的職業教育支撐對策?這場國際對話,為“德陽智造”開啟全新想象。
深層對話:探尋“交集”聚焦“三大領域”
“交集即是合作空間?!钡聡稍儥C構弗勞恩霍夫工廠運行和自動化研究所亞洲區負責人拉爾夫·奧皮爾辛斯基認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在概念上有著一定程度的交集,當務之急需搭建一個滿足雙方需求的交集平臺,利用好各項政策促進工業自動化。
德國庫卡工業機器人中國區研發部負責人弗洛里安·馬德表示,“德國工業4.0”的一個核心就是“互聯網 制造業”。從這個角度來說,德陽制造企業要在“數據化”上下工夫,將大數據更廣泛深入地應用于制造業,構建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制造。“大數據是智能制造的基礎,正是我們現在要抓的重點。”二重集團副總經理李駿騁十分贊同這個觀點。
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職業教育總監白麗塔則認為,加強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是“德陽智造”的軟件支持。西門子中國研究院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開發中心總監戴霽明表示,未來,西門子將加大和德陽職業教育的合作,定制培養大量智能制造人才。
德陽聚集1500余家裝備制造企業,作為“重裝之都”,與世界制造業強國德國的對話早已經展開。多年來,30多家德陽企業和機構與德國相關企業、機構,在技術開發、產業項目、人才培訓、職業教育等領域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
對話帶來新機遇。進一步加強與德國的合作交流,德陽已明確精準對接智能制造產業、全面深化職業教育合作和共建共享產業示范園區“三大領域”。
加強智能制造合作,雙方將推進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識別等先進制造技術在傳統制造業的應用推廣,同時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強產能國際化合作,讓更多“德國制造”走進來,讓“德陽制造”走出去。
全面深化職業教育合作,德陽將創新職業教育多元辦學體制,與德國職業教育機構合作,共建中德汽車學院、德國庫卡機器人學院等,同時探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源源不斷地為雙方企業培養輸送高層次技能人才。
利用中德產業創新合作平臺(園區),德陽將重點在重型燃機、通用航空、節能環保、應急裝備、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與德國企業、協會、職業教育機構以及工業展會開展深入合作,建設中德(德陽)裝備制造產業園,向德國企業入園提供最優政策、最佳環境、最好服務,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產業對接:25家德國企業、88家德陽企業“面對面”
對話大會上,德陽市政府與德國工商大會廣州代表處簽訂“德陽-德國合作日雙年會”活動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采取雙年會的形式,即每年舉辦一次,每兩年輪流在德陽和德國舉行德陽-德國合作日,雙方將舉辦經貿合作推介會、企業對接會、兩地企業工業產品展示會以及互動參觀考察活動。
之后,4個落戶德陽的中德合作項目正式簽約,包括Saltandpepper紹德工程科技(德陽)有限公司落戶德陽經開區、南京海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2350萬元在德陽經開區建設“中德工業零部件跨境電商平臺”和“中德工業零部件產品展示中心”、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西門子(中國)公司共建四川裝備智能制造應用創新中心等。
在當天下午的“中德企業需求對接會”上,歐綠寶、安德里茨及中國二重、東方電氣等25家德國企業和88家中國企業相關負責人帶著各自的合作意向坐在一起,“面對面”談起了合作。
會場上,一份雙語標注的會議材料,清晰地羅列出雙方企業的需求。兩個小時對接會議結束之后,不少企業立即分頭找起了合作伙伴。四川玻纖集團總經理助理康明找到一家德國企業談起了醫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合作。什邡市同佳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強則希望在德國企業中尋找一項污水處理設備監測技術。
項目簽約:簽約44個項目投資金額327億元
13日舉行的“創新德陽”——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也是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系列活動之一。當天,在“2016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德陽簽約招商引資內資項目44個,投資金額327.22億元。
所簽項目涉及現代農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涉及第一產業項目3個,總投資3.1億元;第二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158.96億元,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等領域;第三產業項目20個,總投資155.16億元。
其中,重點項目有:旌陽區的北京申安聯合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石墨烯研發及市場營銷項目;廣漢市的樂富飲料有限公司投資7.5億元建設吹瓶、灌裝、瓶坯、維生素C飲料生產項目;什邡市的光翼飛行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建設先進制造、軍民融合試驗基地項目;綿竹市的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金屬鋰、氯化鋰、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項目;中江縣的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建設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羅江縣的浙江正迪鑫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
為促進中德智能制造更好地有效對接,4月14日上午,中德智能制造(德陽)工業展覽會在德陽廣漢拉開帷幕。展覽會緊扣“創新德陽”主題,10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分別設置了德國智造館、國內智造館、德陽智造館和室外新能源科技展區。展會匯聚了在工業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工業機器人、網絡安全等領域擁有先進技術的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如德國庫卡機器人、SLM、德國霍夫曼、西門子等。
(來源:四川日報)

中德雙方嘉賓現場對話。
在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實踐中,如何借智借力德國工業4.0,大力引進德國數字化生產技術與體系,開啟制造業領域的深度合作?如何做強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及中國制造2025下的職業教育支撐對策?這場國際對話,為“德陽智造”開啟全新想象。

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職業教育總監白麗塔作“工業4.0對職業教育的影響”演講。
“交集即是合作空間?!钡聡稍儥C構弗勞恩霍夫工廠運行和自動化研究所亞洲區負責人拉爾夫·奧皮爾辛斯基認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在概念上有著一定程度的交集,當務之急需搭建一個滿足雙方需求的交集平臺,利用好各項政策促進工業自動化。
德國庫卡工業機器人中國區研發部負責人弗洛里安·馬德表示,“德國工業4.0”的一個核心就是“互聯網 制造業”。從這個角度來說,德陽制造企業要在“數據化”上下工夫,將大數據更廣泛深入地應用于制造業,構建智能工廠、實現智能制造。“大數據是智能制造的基礎,正是我們現在要抓的重點。”二重集團副總經理李駿騁十分贊同這個觀點。
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職業教育總監白麗塔則認為,加強中德職業教育合作,是“德陽智造”的軟件支持。西門子中國研究院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開發中心總監戴霽明表示,未來,西門子將加大和德陽職業教育的合作,定制培養大量智能制造人才。
德陽聚集1500余家裝備制造企業,作為“重裝之都”,與世界制造業強國德國的對話早已經展開。多年來,30多家德陽企業和機構與德國相關企業、機構,在技術開發、產業項目、人才培訓、職業教育等領域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
對話帶來新機遇。進一步加強與德國的合作交流,德陽已明確精準對接智能制造產業、全面深化職業教育合作和共建共享產業示范園區“三大領域”。
加強智能制造合作,雙方將推進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識別等先進制造技術在傳統制造業的應用推廣,同時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強產能國際化合作,讓更多“德國制造”走進來,讓“德陽制造”走出去。
全面深化職業教育合作,德陽將創新職業教育多元辦學體制,與德國職業教育機構合作,共建中德汽車學院、德國庫卡機器人學院等,同時探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源源不斷地為雙方企業培養輸送高層次技能人才。
利用中德產業創新合作平臺(園區),德陽將重點在重型燃機、通用航空、節能環保、應急裝備、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與德國企業、協會、職業教育機構以及工業展會開展深入合作,建設中德(德陽)裝備制造產業園,向德國企業入園提供最優政策、最佳環境、最好服務,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產業對接:25家德國企業、88家德陽企業“面對面”
對話大會上,德陽市政府與德國工商大會廣州代表處簽訂“德陽-德國合作日雙年會”活動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采取雙年會的形式,即每年舉辦一次,每兩年輪流在德陽和德國舉行德陽-德國合作日,雙方將舉辦經貿合作推介會、企業對接會、兩地企業工業產品展示會以及互動參觀考察活動。
之后,4個落戶德陽的中德合作項目正式簽約,包括Saltandpepper紹德工程科技(德陽)有限公司落戶德陽經開區、南京海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2350萬元在德陽經開區建設“中德工業零部件跨境電商平臺”和“中德工業零部件產品展示中心”、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西門子(中國)公司共建四川裝備智能制造應用創新中心等。
在當天下午的“中德企業需求對接會”上,歐綠寶、安德里茨及中國二重、東方電氣等25家德國企業和88家中國企業相關負責人帶著各自的合作意向坐在一起,“面對面”談起了合作。
會場上,一份雙語標注的會議材料,清晰地羅列出雙方企業的需求。兩個小時對接會議結束之后,不少企業立即分頭找起了合作伙伴。四川玻纖集團總經理助理康明找到一家德國企業談起了醫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合作。什邡市同佳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強則希望在德國企業中尋找一項污水處理設備監測技術。
項目簽約:簽約44個項目投資金額327億元
13日舉行的“創新德陽”——中國制造2025對話德國工業4.0大會也是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系列活動之一。當天,在“2016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德陽簽約招商引資內資項目44個,投資金額327.22億元。
所簽項目涉及現代農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醫藥、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涉及第一產業項目3個,總投資3.1億元;第二產業項目21個,總投資158.96億元,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食品等領域;第三產業項目20個,總投資155.16億元。
其中,重點項目有:旌陽區的北京申安聯合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石墨烯研發及市場營銷項目;廣漢市的樂富飲料有限公司投資7.5億元建設吹瓶、灌裝、瓶坯、維生素C飲料生產項目;什邡市的光翼飛行器股份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建設先進制造、軍民融合試驗基地項目;綿竹市的廣東威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金屬鋰、氯化鋰、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項目;中江縣的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建設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羅江縣的浙江正迪鑫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億元建設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
為促進中德智能制造更好地有效對接,4月14日上午,中德智能制造(德陽)工業展覽會在德陽廣漢拉開帷幕。展覽會緊扣“創新德陽”主題,10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分別設置了德國智造館、國內智造館、德陽智造館和室外新能源科技展區。展會匯聚了在工業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工業機器人、網絡安全等領域擁有先進技術的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如德國庫卡機器人、SLM、德國霍夫曼、西門子等。